爱大方论坛信息资讯区资讯分享 → [转帖]汉武大帝对匈奴的三次重大战役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5716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转帖]汉武大帝对匈奴的三次重大战役
叶长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048
积分:17357
注册:2007年3月16日
[转帖]汉武大帝对匈奴的三次重大战役

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王朝的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又开始不断侵扰汉朝边关。而在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未果发生平城被围事件后,匈奴更加事无忌惮,给新兴的汉王朝带来巨大的威胁。而后几十年,汉朝只能通过和亲等外交手段,来换取边境的和平,韬光养晦,为后续反击匈奴提供丰厚的国家物质力量。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此时汉朝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加强,对匈奴作战的条件成熟了。于是汉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发动了全面对匈奴的反击战争.,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并取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使之远遁荒凉的漠北,最终大闹欧洲去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贴心情叶长青说:

2006/8/31 17:44:31
回到顶部
叶长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048
积分:17357
注册:2007年3月16日

河南战役: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设置朔方、五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

   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

   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贴心情叶长青说:

2006/8/31 17:45:03
回到顶部
叶长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048
积分:17357
注册:2007年3月16日

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这一次,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役,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霍去病收复河西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贴心情叶长青说:

2006/8/31 17:45:23
回到顶部
叶长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048
积分:17357
注册:2007年3月16日

漠北之战。

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度幕(沙漠)轻留(轻入久留)的心理,将计就计,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行动。卫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匈奴单于闻报汉兵将至,采纳赵信建议,将部众、牲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幕北”。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策应。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

   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然后凯旋班师。

   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贴心情叶长青说:

2006/8/31 17:45:45
回到顶部
看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427
积分:12626
注册:2007年3月16日

中国需要铁血的对外政策。
发贴心情看客说:

2006/8/31 18:11:11
回到顶部
longhui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论坛管家
等级:超级版主
威望:1
文章:1672
积分:11400
注册:2007年3月17日

汉武帝是一代君主阿。做国家领导就要像他一样。我觉得他不错的一面是自己做错了敢于向天下人民承认错误。。
发贴心情longhui说: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2006/9/1 1:04:27
回到顶部
看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427
积分:12626
注册:2007年3月16日

以下是引用longhui在2006-9-1 1:04:27的发言:
汉武帝是一代君主阿。做国家领导就要像他一样。我觉得他不错的一面是自己做错了敢于向天下人民承认错误。。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在当政十来年间发表“罪己昭”无数,其悔过之心不可谓不诚,发愤图强之志不可谓不切。然而国家却一步步的更加走向毁灭的深渊,终于导致战火四起,自己了断于煤山。所以,光认错还差得远,这只是当政者笼络人心的一个幌子,施政有没有起到作用还要看真实的成绩。

发贴心情看客说:

2006/9/1 10:39:2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