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个神经麻木的人,身处伟大却不知感动。
去年7月有幸成为第一批开车进墨脱的记者,在那个号称隐秘的莲花地的地方,过了整整一个星期,却一直没有整理一下照片。
当然,这与职业有关。记者的与旅游者不同的是,我来了,拿到我要的东西,写稿,然后就淡忘了。包括那些当时当地的感动。
生活在继续,两会,六方会谈,香港大选,这两天终于闲了。打开Google Earth,想看看我可爱的家乡有没有更新地图,能不能找到我那村庄。
失望,还是没有更新。于是就想看看别的,突然就想到了墨脱,看着牛逼的地图,对照着自己的照片,鼻头有酸酸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动。
不想让自己心如铁石,赶紧记录下来。
雅鲁藏布江边上,就是墨脱,那块黑色的平地。

资料:
墨脱位于西藏东南角,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055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0.92万。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因为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墨脱四季如春,气候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脱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高度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它的周围砌着高耸的雪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山外的一切资源,再加一条边境线的圈围,切断了它的视野,并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脱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至今唯一一个不通公路也不通邮的地方。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同行的摄影上次来西藏时就联系好了,他告诉我,我们是要与地委书记一起进墨脱,开车进去。
我们先从西藏到林芝地区八一镇,然后再出发,走滇藏线,到波密,然后换车去墨脱。
没有公路,怎么开车进去呢?这个后表。
从西藏到八一镇的路要半天开的,不过两边的景色还不错,心情大好。
过米拉山口,一个很地道的四川饭店。整个西藏,到处都是四川人。

林芝当地,多是穿贡布服的藏族。
在八一镇,当地人送我们贡布帽,我戴了,颇像道长。

林芝是中国的,当然要有中国特色。

想不起来,上面这个色妇是啥子意思了,看不见前言后语。大街上的小姑娘或许可以解释,呵呵。

在西藏,好像哪儿都有这样的地方,包括墨脱。小姐告诉我,她们是走四天山路进墨脱的。
她们敬业的像军嫂一样,我认识的一位军嫂,四天路走下,脚肿了一个星期,不能下地。
生活,多么荒唐的大制作啊。
当然,这张照片是林芝的,墨脱哪有这么好的条件。

接我们的是墨脱的许副书记,广东援藏干部,原来是佛山经贸局的,还当过镇长,相当有钱。也极爽气豪侠的一个人。
他们一般援藏三年,无牵无挂,反而可以大开手脚,多干事。他已经十进十出墨脱了,就是为修路。让媒体来,也是为了多呼吁修路的事。
原来的波墨公路(波密——墨脱)全程142公里,这条1994年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公路也就宣布报废。泥石流给冲了。
142K的公路只能通到80K,有时只能通到52K,其余的就靠两条腿。老许同志想发动群众,分段承包,让老百姓弄通这些不通的路,小石头用锹,大石头用推土机,再大的石头用炸药。。。。
六月份,找来了交通部的专家,7月份就拉来了记者,就是为了证实墨脱是能通公路的。。。只不过要维护。。。
我们在去往波密县的路上看到了著名的南迦巴瓦峰。也看到了旗云,据说这个山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我在google earth上也找到了它。

好地方,再来一张。

这片叫鲁朗地区,鲁朗石锅鸡相当好吃。石锅就是产自墨脱。

据称,这里与瑞士的海拔近似,风光也很像,号称西藏瑞士。。。。

波密的风光也是不错。滇藏路一路上除了几小段,其它都相当的好走。有车的都可以试试,呵呵。

这次与我们同行的有林芝地委的三把手,也是广东援藏干部,还有广东的几位医药专家,还有十几车的药。在波密像征性的开了个会,就出发了。
车都是吉普。。。最简装的那种,坐位硬的搁屁股。中午就出发了。我们有幸坐在开道车上,司机是最有经验的。
嘿嘿,而且一般说来,第一辆引起震动,石头是砸到第二辆车的。我们最安全。
我们要翻过前面的嘎隆拉山,4700米。
一路向上,看到这种巨大冰川运动造成的山坳。对照着googleearth,感觉很奇妙。

我们就是沿着上图的谷底往山上开,看到遍地的高山杜鹃。

越往高处,植物越是矮小,都是一些耐寒植物了。到了山顶,基本上就没有植物了。
山这一面是晴空无云,而山的那一边却是云天雾地,本来要看的三个圣湖,也看不到了,不过大家看看google earth上的图,还是能看到湖的。
最怕下雨了,下雨就会有泥石流。

每年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墨脱县都与世隔绝。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河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里。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公里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其他时间只能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每年都会死人。在这个雪山上。不过这会儿是天气最好的时候,我们开车要盘山,走路的反而可以走近道。
背夫现在大多以汉人为主了。

我们的路,是这样的。

这样的路可不是光洗车而已。
走在下面的时候,是看不到前面的路的,只有有经验的司机才能开。
我们当敢死队,先过。然后看着后面的车。当头车还有个好处,就是不要吃后面车的灰,你想想,这种路上,看不清前面路的时候,是什么后果。

不身临其境,是不知道那感觉的哈。

这是领导与专家们坐的车,我们坐的是这图的最后那辆那种。。。。
大家都安全通过,阿门。

下车就能看到很多美丽的小花。。。


在52K,有这样的招待所,都是为了步行的人预备的。我们将在80K住一宿。
142K的路,高速上也就一个小时的事,但在这儿,要开两天的。
松柏这样的耐寒乔木是主流,远方的雪山仿佛飘在半空。

很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