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大方论坛 (http://www.idafang.com/index.asp) -- 大方风情 (http://www.idafang.com/list.asp?boardid=5) ---- [分享]大 方 概 况 (http://www.idafang.com/dispbbs.asp?boardid=5&id=30)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9:53:39 -- [分享]大 方 概 况 大方县位于黔西北中部,总面积350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2万亩。 全县辖36个乡镇(18个民族乡)389个村(居)委会,居住汉、彝、苗、白、蒙古、仡佬、布依和满族等23个民族,95.15万人(在全省排名第五位)。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0.44%。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1个(重点村329个),一类贫困乡镇4个。有贫困人口11.01万人,低收入人口17.64万人。 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20.0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4693万元,财政收入17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8元,人均粮食360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12%。,城镇化为7.4%。退耕还林面积27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59万亩,有100.9万亩荒山草坡,森林覆盖率为30.2%。 海拔最高2325米,最低720米,年平均气温在11.8摄氏度,无霜期长达254天,年平均降雨量1180.8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大纳路沿线平均海拔1564米,最适宜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 资源优势:境内以能源、生物、旅游“三大资源”为主。 矿产资源有无烟煤、硫铁矿、高岭土、石灰石和大理石等19种,煤炭、硫铁矿产资源量大质优,理论储量分别达112亿吨和109.7亿吨; 生物资源丰富,农特产品以“类多、质优、稀有”而闻名遐迩,烤烟优质多产,生漆以量大质优而驰名中外,漆器与茅台酒、玉屏萧笛并称“贵州三宝”,天麻、杜仲、竹荪、刺梨、猕猴桃等资源丰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芸豆、大豆、辣椒是我县大宗农特产品,安乐畜牧场成了全省供港澳地区商品牛基地; 旅游资源有百里杜鹃森林公园(世界第一大花园)、清虚洞(世界第一大天生桥)、九洞天(已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朴典雅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奢香墓和中国首家民族历史博物馆——奢香博物馆,油杉河原始自然风光,中国航空发动机厂遗址,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八堡“六寨苗”,即将建成的洪家渡水库——水西湖,还有一系列奇山异水,同红军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大方县地处国家重点开发区“攀西至六盘水”境内,321和326国道纵横交错,黔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大方至纳溪公路连接长江水运,是西北各省的南下大通道。 2001年开通的贵毕高等级公路,缩短大方至省城贵阳的距离,规划建设的隆昌至白色铁路和威宁至吉首铁路横贯其中,拟建的内蒙古包头至广西友谊关高等级公路、福建泉州至毕节的高等级公路经过我县,毕节支线机场拟建境内。 全县36个乡镇实现了水、电、路、讯畅通,通公路的村达80%以上,广播电视达到村村通。境内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使我县逐步形成西南省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此贴子已经被松涛于2006-9-9 11:04:10编辑过]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9:55:00 -- 民 族 风 情 大方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民俗风情浓郁,别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有彝族传统的过十月年;彝族古老文明遗风"火把节";表现苗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的苗族挑花及“跳花坡”;仡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打"抛儿";内容丰富多彩的大方山歌。 节日期间,各族人民以山清水绿花红的大地为天然舞台,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争芳斗艳,各展风彩。所到之处,情浓、酒香、山歌美,充满古朴、率真、豪放气氛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令人陶醉。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10:07:31 -- 经 济 要 览 大方县隶属毕节地区,总面积3500.75平方公里.全县辖36个乡镇,共有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48%。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毕节地区中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大方县在全省交通"两模两纵四联线"的战略布局中,它处在“两横两纵”与“四联线”的交叉点上.大方现有321、326国道和贵毕(贵阳一华节)、大纳(大方一四川纳漫)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随着纵贯全县的隆百铁路和华节地区双山机场的建成:大方县将成为具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的黔西北的交通枢纽.大方县还处于贵阳、遵义、毕节、六盘水、安顺等5个城市的中间位置,便于大方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接这些地区的辐射带动。 大方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植物不仅有丰富的菌类还有众多蕨类以上的高等植物,其中菌类131种,高等植物120种.大方中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已查明药用植物450多种,其中天麻、杜仲、半夏、金银花等以优质的“地道药材"闻名省内外并远销国外.另外,境内还有漆树、银杏、黄杨、古巨桑、福建柏等经济林木和珍稀树种.县内家禽、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等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猪、黑山羊等家禽的养殖初具规模. 大方烤烟在l9世纪40年代开始种植,早在1979年就被列为全国41个烤您基地县之一.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烤烟种植紧紧围绕主攻质量、狠抓效益的方向发展,在品种引进与繁殖、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烘烤等几个环节逐渐得到技术上的提高和完善。目前大方是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 大方古"中国生漆之乡"的美誉,自古盛产优质生漆.漆器是大方彝族等各族人民主要的生活用具和艺术用品.且工艺逐步发展,消代大方漆器就闻名全国*解放后远销国外,成为人们喜好的艺术佳品.另外,大方的大豆、芸豆和皱椒品质优良,现已逐步开发出豆制品的系列产品,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食品.大方农特产品特色明显,生产历史悠久,很有开发潜力,为大方县走生态经济之路,发展特色经济奠定了基础。 大方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19种:主要有无烟煤、铁矿、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其中,无烟煤除7理化。鸡场两乡外,其余各乡镇均有分布,总储量达92.73亿吨,大部分以发热量高,含硫量低而出名、畅销省内外.目前化工行业经技术改造后,大方的无烟煤可以代替焦炭,降低化工生产成本,因而需求旺盛.硫铁矿在全县26个乡镇都有分布,储量107.9亿吨,在侵蚀线以上有57亿吨,居全省之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合硫品位在18X以上.另外大方的高岭土储量在2万吨以上,白色优质矿占三分之一;石灰石储量约2l 5万吨,含氧化钙51.7%—55.8%;大理石储量4000万立方米,品种以“品墨玉”为主,次为黑白相同的“残雪”和灰色“晨雾”。大方县储量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对于发展煤矿采掘业和建材业等优势产业颇有价值。 大方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很有特色.大方县享有“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盛誉,有着辉煌而灿烂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代曾设大定府于境内,历史遗迹较多.同时,大方也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军工要地.除此而外,大方县是彝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从人文旅游资源方面看,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及率香博物馆,其牛收藏有西南地区各种彝文典籍和彝族文物1000多件;还有九层台遗址、阁鸦释道、千岁衢摩崖、大渡河桥碑,这些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著名的彝族文化遗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也在境内,主要建筑保存完好。 从自然旅游资源看,大方县有百里杜鹃、九洞天、油杉呵原始自然风光等有名的旅游景区(点)以及格建的洪家渡电站、移山湖、米底河自然山水、吊水岩瀑布、玄圃宫、清虚洞、四方洞、石龙洞等自然风光和喀斯特溶洞景观.在贵州西北经旅游的四个国家级风景区中,大方县就有三个,这些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人大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的资源配正较好,自成体系.其中,喀斯特地貌所赋予的山水、溶洞、石林、峡谷和文化古迹、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集中连片,三位一体,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2 10:09:34编辑过]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10:10:21 -- 城镇建设 在未来20年,总体发展五大经济片区的五个中心城镇(城关镇、瓢井镇、百纳乡、马场镇和黄泥塘镇)带动33个乡镇,重点以大方县城为中心城市,沿着贵毕公路、大纳公路,方沙(326国道线)公路三条经济走廊展开,加快工5个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镇化、早业化进程,到2010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0%,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城市的小城镇群体,带动全县城镇化的逐步实现.以大方县城为中心,沿贵毕公路发展的主要城镇有:双山、小屯、羊场、理化,黄泥塘;
沿方沙公路发展的主要城镇有:云龙、凤山、百纳、雨冲;沿大纳公路发展的主要城镇有:东关、核桃,达溪、瓢井、长石。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10:11:08 -- 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7368万元。年均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上台阶的目标。2006-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力争接近全省年均增长速度,争取财政收入上新台阶。2011-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使县财政困难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优势,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要立足生态,着眼经济,全面建设,综合开发,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生存与发展、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人口、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打好四个基础(农业,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七大特色产业(烤烟、以豆制品和气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煤炭与电力、以水泥为主的手41f工、生漆与漆器制造业、生态旅游业),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打好扶贫攻坚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大方县在本世纪中叶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2 14:58:13 -- 官样文章,不堪一看。 ![]()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2 15:04:10 -- 转的,看了对大方也会增加些许了解。 各位看客观赏此文,得吸其精华而弃其糟粕。 找对自己有用的就是了。 |
-- 作者:醉人 -- 发布时间:2006/9/1 10:46:12 -- 转: 大方,原名大定。县城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康熙五年设大定府,民国三年废府设县1958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大方县。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9/1 10:54:27 -- 哟,刚刚在说崇祯皇帝,原来大方是在拉嘞任上成立嘞不是? |
-- 作者:醉人 -- 发布时间:2006/9/7 12:41:52 -- 大方有历史,主要是与当地土著民族早期与中央建立关系并保持有关。 |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9/7 13:49:33 -- 政府框架下的资料。 |
-- 作者:拓夫 -- 发布时间:2006/9/8 18:25:07 -- 大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县城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周属夜郎国地,蜀封罗甸王国,宋赐罗施鬼主,元置顺元宣抚司,明领贵州宣慰使,清康熙五年设大定府,明国三年废府设大定县,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大方县,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千百年来,水西彝族土司政权治所大方,世代相袭,使大方成为黔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承了潮流古老渊深的华夏文明,积沉了多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在摄贵州宣慰史期间,平息战衅、兴办汉学、开辟九驿、发展耕织,尽毕生精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致力于发展水西经济、文化,深受人民爱戴。 大方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典籍繁多,人文景观丰富,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书法、灯谜、诗词、楹联、木雕、农民画、漆器工艺等,一直在黔西北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兴盛不衰。 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和贵州省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曾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表彰为“广播电视先进县”。 记载历史轨迹的“井文化”、“塔文化”和贵毕高速公路修建后的“桥文化”与大方传统的荆州龙灯、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坡、白族节等民族风情串起了人类文明的链珠,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大方传统文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水乳交融,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 作者:花开一笑 -- 发布时间:2007/3/29 17:19:34 -- 哟,这个帖子资料全的,顶起来大家看看 |
-- 作者:Yuanguo -- 发布时间:2007/4/6 0:32:14 -- 哟,太长了,改天这来! |
-- 作者:爱大方 -- 发布时间:2007/4/29 15:07:09 -- 小叶子可以去大方文化局去混嘛 供雾猿勒 应该8错哦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10/2/14 0:54:45 -- 旧贴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