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大方论坛 (http://www.idafang.com/index.asp)
-- 大方风情 (http://www.idafang.com/list.asp?boardid=5)
---- [转帖]大方水西湖(六圭河)水位大幅下降! (http://www.idafang.com/dispbbs.asp?boardid=5&id=183)
|
-- 作者:叶长青
-- 发布时间:2006/8/25 12:28:41
-- [转帖]大方水西湖(六圭河)水位大幅下降!
大方位于与织金县交界处的水西湖(六圭河)水位近期遭遇枯水影响大幅下降,降到正常水位40米以下,气势略显萎缩。上下游水电站各自蓄放水发电,所以导致诺大的水西湖水位急剧下降。

我们停车的地方是在原来的水面以下30多米深处
四周仍清楚可见正常水位留下的痕迹




|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8/29 9:30:39
--
水西湖在哪个地方?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9 10:09:31
--
水西湖没听说过,6圭河听说过,没克过。
|
-- 作者:拓夫
-- 发布时间:2006/8/29 10:11:39
--
同上。
|
-- 作者:拓夫
-- 发布时间:2006/8/29 10:12:23
--
对上面所述的环境破坏和水位下降颇感痛心!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9 10:21:38
--
威宁草海是调节黔西北气候的重要平衡器,文革时响应“人腚胜天”的号召,放水做田,草海美貌从此失色。毕节地区气候从此恶化。
|
-- 作者:拓夫
-- 发布时间:2006/8/29 10:25:23
--
鼠目寸光。
|
-- 作者:疯子在等人
-- 发布时间:2006/9/2 17:59:00
--
好象没听过 不过一定没克过
|
-- 作者:後扬
-- 发布时间:2006/9/4 10:52:5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4 10:58:52编辑过]
|
-- 作者:後扬
-- 发布时间:2006/9/4 11:00:06
--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4 11:01:48编辑过]
|
-- 作者:後扬
-- 发布时间:2006/9/4 11:03:36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4 11:05:36编辑过]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9/4 11:08:15
--
楼上干得不错,不过发的是哪里的图片呢?
|
-- 作者:湛蓝午后
-- 发布时间:2006/9/6 15:29:36
--
以前六圭河还在的时候去那里住过一阵子,那是典型的两边高山中间一条河的地形,从山这边到那边要绕很大的弯子下到山脚过桥然后再慢慢爬上去,交通颇为艰险。河就是大方县和织金县的交界,过了桥就是织金的范围了。 当时就听说要修电站在两座山中间造大坝,生生围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来,但要动迁不少的人,大都迁到马场坡脚一带,据说因为动迁的事当地居民还和政府闹翻甚至县政府还派了武装部队去“维持秩序”,这是它话了,不提也罢。只记得97年的时候住朋友家里和朋友一起骑着摩托车沿着山、河四处转,一起憧憬着今后湖泊的样子。 大学毕业后回家听说那边造得差不多了,围出来的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水西湖。可惜后来朋友家搬到贵阳了,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但想想当年漫步的六圭河畔,如今竟成了巨大水西湖的潭底,着实让人唏嘘。 今年川、渝、黔遭遇大旱,也秧及到水西湖,数十米水位的下降,使得许多已经被淹没的曾经的道路、土地、村庄等等又“重见天日”,于是以前从这里迁走的居民有不少抽空赶了过来,看看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看看这祖祖辈辈耕作的家园。也许这是这场旱灾带给人们唯一的好处吧! 于是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正值学与玩在脑子里激烈冲突着的高二,短短的假期里去到了六圭河,和朋友在河床山涧游走,徜徉在这片即将被永远淹没的土地……
|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9/6 15:44:17
--
以下是引用湛蓝午后在2006-9-6 15:29:36的发言:以前六圭河还在的时候去那里住过一阵子,那是典型的两边高山中间一条河的地形,从山这边到那边要绕很大的弯子下到山脚过桥然后再慢慢爬上去,交通颇为艰险。河就是大方县和织金县的交界,过了桥就是织金的范围了。 当时就听说要修电站在两座山中间造大坝,生生围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来,但要动迁不少的人,大都迁到马场坡脚一带,据说因为动迁的事当地居民还和政府闹翻甚至县政府还派了武装部队去“维持秩序”,这是它话了,不提也罢。只记得97年的时候住朋友家里和朋友一起骑着摩托车沿着山、河四处转,一起憧憬着今后湖泊的样子。 大学毕业后回家听说那边造得差不多了,围出来的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水西湖。可惜后来朋友家搬到贵阳了,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但想想当年漫步的六圭河畔,如今竟成了巨大水西湖的潭底,着实让人唏嘘。 今年川、渝、黔遭遇大旱,也秧及到水西湖,数十米水位的下降,使得许多已经被淹没的曾经的道路、土地、村庄等等又“重见天日”,于是以前从这里迁走的居民有不少抽空赶了过来,看看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看看这祖祖辈辈耕作的家园。也许这是这场旱灾带给人们唯一的好处吧! 于是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正值学与玩在脑子里激烈冲突着的高二,短短的假期里去到了六圭河,和朋友在河床山涧游走,徜徉在这片即将被永远淹没的土地…… 啊?原来水西湖就是这么出来的呀?我烤,TNND……        
|
-- 作者:醉人
-- 发布时间:2006/9/19 16:50:05
--
后扬发的也是水西湖的图片?
|
-- 作者:後扬
-- 发布时间:2006/9/29 22:52:15
--
是的。
|
-- 作者:蒙贵莎
-- 发布时间:2006/9/30 2:27:40
--
这个贴的图片应该是四川一个骑行俱乐部照的,记得在那个论坛上看过,当时还很激动,其实很多外地人自助游,特别是这两年很多人都经过大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