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黔西北民族歌舞文化的成就(转)
评论对象: 大方 | 2006/10/5 11:13:32
评论言论:
评论对象: 大方 | 2006/10/5 11:13:32
评论言论:
二、歌曲歌手
我区少数民族歌曲种类繁多,有丧歌、祭礼歌、孝歌、古歌、史歌、叙事歌、劳动歌、儿歌、酒礼歌、酒令歌、情歌、新民歌等。在省内外的汇演中,我区少数民族歌手演唱的情歌、新民歌等歌曲深受观众喜爱。
20世纪60年代,威宁自治县盐仓区腊寨乡大发村彝族姑娘杨定贞以《芦虹彝家》作登台独唱节目,出席省地文艺汇演,受到观众好评,其演唱的歌曲被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录播。
20世纪70年代,威宁自治县盐仓区板底乡彝族歌手文富珍,以《芦虹高原之歌》和《威宁草海白如银》为登台独唱歌曲,参加贵州省文艺汇演,受到观众好评。威宁自治县文工队女高音独唱演员、苗族歌手杨世敏,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区少数民族独唱调演获奖。
1979年8月,大方县沙厂区苗族男歌手赵银武,马场区苗族青年歌手朱琳参加全省举办的“民族音乐独奏演唱会”。
1981年,黔西县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化屋村苗族歌手杨守芬出席全省在惠水县举办的“六月六”赛歌节获得优秀奖。
1982年4月,黔西县苗族歌手杨应仙、杨德安出席文化部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区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座谈会作汇报演出,他们唱的《月亮出来月亮黄》、《枉自费心肠》两首苗族多声部情歌得到音乐家协会和有关省区音乐界专家的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他们所唱的歌曲进行录像、录音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