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白布河纪行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42:16
评论言论:   是谁猛地一鞭抽在山中,抽出这么一个深深的峡谷来,崖高百丈,鹰飞鸟鸣……走在岩腰羊肠道上,谷底上气流形成的风,神出鬼没,仿佛要把人托到空中,又想将人突然放入脚下翻卷不息的河流。这种风贴着被太阳晒烫的岩壁溜来溜去,变得十分燥热。而整个峡谷却奇怪地显得安静、祥和,戏水的孩子们打闹着,声音飘荡在白白的阳光之中……
    ——这就是大方县双山镇与竹园乡之间的落脚河谷。1992年6月8日,双山镇副镇长吴正忠和大方县广播站记者熊益强同我们来到了峡谷中,为的是追忆一场昔日的战斗。
    1950年,双山一带匪患猖獗,徐慕杰、鄢少明纠集百余名土匪盘踞在杨家洞内,仗着这个洞高居落脚河岸的悬崖中部,很难攻克,他们便用巨石垒砌洞门,负隅顽抗。当年6月14日解放军十六军一四一团的官兵们采取炮击、机枪扫射掩护攀岩炸洞的办法,一举将其拿下。远近土匪大受震慑,心惊胆颤,我军从而打开了大方西线剿匪的有利局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破天险杨家洞”。据说战斗发生时,双山人感到“地皮都震动起来了”。这一战,在大方县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我们脱了鞋,用很长时间才爬到洞口,里面碎石满布,阴森漆黑。洞口残垣上,弹痕依稀可辨。俯瞰脚下的落脚河时,双腿禁不住微微颤抖。
    “昔日的硝烟换取今天的和平。”如今的双山镇人民,也正用满腔的热情打着另一场“战斗”:在起伏不平的黄土地上,他们战风雪、迎酷暑,奋力治山治水,“存下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利用“长防”、“长治”的有利条件,使生态良性循环,使水土不再流失……另外,他们还在地、县、镇的领导下,魔术般创造出“科技兴农”的大面积粮烟样板……人民生活大大提高。今天的双山,与1950年的双山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这些,是当年攻克杨家洞的解放军们来不及设想的一个未来,而对今天的双山人来说,却是一个现实。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