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转帖]白布河纪行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21:33
评论言论: 抬沙,这个地名容易使人联想到大风把沙粒抬到空中去的大漠景象。然而,事实上的抬沙却是另一幅画面:杜鹃花星罗棋布,另一些野花也竞吐芬芳。阳光中似乎布满了静静的花香。这个时候有鸟语就更好了——我们这么想着,就步入了抬沙的集贸市场——黑松林。采访这个市场的过程中,有人提到,场外还有一个场,叫鸟市,就在不远的大营坡坡上。我们窃喜:这下花香鸟语都有了!
一个叫李丛能的鸟迷介绍:鸟市的历史已有6年,面积虽只有亩把地,但却日益有了知名度,除大方外,纳雍、织金都有人来赶。只要天晴,每场都有60多只鸟,每只价格从10余元到上百元不等。品种有画眉、黄莺……以画眉为多。
走进鸟市,果然有点欧阳修说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意思。几十个笼子中的“尖嘴歌唱家”们一个不服气另一个似的使用着嗓子,又恰像是在演奏一场交响乐。鸟迷们说,叫得好的画眉叫口要达到9口以上,变调子换谱子不歇气地唱还不重复;而打得凶的却有诗为证:身似葫芦尾似琴,颈如削竹嘴似钉。再生一双牛筋腿,十笼打过九笼赢。——真没相到,鸟的学问还有点“幽深”哩。
鸟迷们关于养鸟的看法形形色色。有的说劳动累了,听它唱几句,全身舒坦;有的说,鸟醒得早,当个闹钟用;有的说不出什么,就仅仅是喜欢……一位叫熊少海的“鸟痴”,连上山做活路都要把鸟笼带上。有一次收工回来,栽了一筋斗,人躺在地上,鸟笼还抱在胸前,看鸟和鸟笼都安然无恙,才想到要站起,但试几次都不成功,便惊叫一声“拐了!”原来,腿已骨折!
据说,当地农民早有爱鸟、养鸟的习惯,原先是鸟迷们互相串门交换或买卖,上百户人家都挂有鸟笼,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之后,鸟迷们“鸟兴”渐无,没心思赏鸟谈鸟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大多数人告别了“一年辛苦半年粮”的日子,“鸟兴”才死灰复燃。如今,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爱鸟养鸟的人也越来越多,鸟市也越来越热闹了,每场都有几百人去大营坡坡。
大城市的花鸟市场比这里的规模大、品种多,而在这个小地方能有这一角“鸟市”,却显得更为稀奇,只是别忘了照顾好自然生态环境。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21:33
评论言论: 抬沙,这个地名容易使人联想到大风把沙粒抬到空中去的大漠景象。然而,事实上的抬沙却是另一幅画面:杜鹃花星罗棋布,另一些野花也竞吐芬芳。阳光中似乎布满了静静的花香。这个时候有鸟语就更好了——我们这么想着,就步入了抬沙的集贸市场——黑松林。采访这个市场的过程中,有人提到,场外还有一个场,叫鸟市,就在不远的大营坡坡上。我们窃喜:这下花香鸟语都有了!
一个叫李丛能的鸟迷介绍:鸟市的历史已有6年,面积虽只有亩把地,但却日益有了知名度,除大方外,纳雍、织金都有人来赶。只要天晴,每场都有60多只鸟,每只价格从10余元到上百元不等。品种有画眉、黄莺……以画眉为多。
走进鸟市,果然有点欧阳修说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意思。几十个笼子中的“尖嘴歌唱家”们一个不服气另一个似的使用着嗓子,又恰像是在演奏一场交响乐。鸟迷们说,叫得好的画眉叫口要达到9口以上,变调子换谱子不歇气地唱还不重复;而打得凶的却有诗为证:身似葫芦尾似琴,颈如削竹嘴似钉。再生一双牛筋腿,十笼打过九笼赢。——真没相到,鸟的学问还有点“幽深”哩。
鸟迷们关于养鸟的看法形形色色。有的说劳动累了,听它唱几句,全身舒坦;有的说,鸟醒得早,当个闹钟用;有的说不出什么,就仅仅是喜欢……一位叫熊少海的“鸟痴”,连上山做活路都要把鸟笼带上。有一次收工回来,栽了一筋斗,人躺在地上,鸟笼还抱在胸前,看鸟和鸟笼都安然无恙,才想到要站起,但试几次都不成功,便惊叫一声“拐了!”原来,腿已骨折!
据说,当地农民早有爱鸟、养鸟的习惯,原先是鸟迷们互相串门交换或买卖,上百户人家都挂有鸟笼,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之后,鸟迷们“鸟兴”渐无,没心思赏鸟谈鸟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大多数人告别了“一年辛苦半年粮”的日子,“鸟兴”才死灰复燃。如今,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爱鸟养鸟的人也越来越多,鸟市也越来越热闹了,每场都有几百人去大营坡坡。
大城市的花鸟市场比这里的规模大、品种多,而在这个小地方能有这一角“鸟市”,却显得更为稀奇,只是别忘了照顾好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