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白布河纪行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18:53
评论言论: 1992年4月5日晚8时,一场冰雹从大方县马场镇的上空呼啸着掉下来,防雹炮忙一齐张嘴向上吼叫,但为时已晚,几分钟时间,油菜、麦子和部分烤烟育苗已是血肉模糊。翌日清晨,眼前便是这样一番景象:庄稼伏倒在地,千沟万壑泥流纵横;童山秃岭漠然耸立,我们想起一个词:荒凉。
   马场山高谷深,天灾多,穷,但马场却很有希望——分管乡镇企业的副镇长吴大本说。因为这里除了拥有蕴藏量非常可观的煤而外,还有日渐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的“地卷皮”。
   A:据介绍,“地卷皮”是一种类似海泡石、玻缕石的稀有矿种,在地球冰川期由低级生物和藻类化合而成。这种矿物在制造新型隔热保温材料方面有神奇的作用,在石油精炼、制药、环保、国防等方面也有较为广泛的用途,还被一些发达国家用于航天工业的尖端科研上。目前,马场的“地卷皮”已被四川、上海、江苏等地的几十家企业用来加工复合硅酸盐节能隔热保温材料。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在全国同类矿中属于上品。然而,千百年来,马场的“地卷皮”可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B:我们翻遍了《大定县志》等历史资料都没有记载。据当地百姓讲,他们原来挖土碰上这种白色质地的东西时,也不知道有何用场。后来发现再大的火也烧不变色,烧不烂,就拿来做火盖;以后又猜测是石棉,但一直无法确定它姓甚名谁;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在外地专家的手中露出真相,这给马场带来一场惊喜,接着就是大面积的盲目开采:一到农闲,满山遍野锄镐猛响,一座座高山被挖成了炮楼,到处都是矿眼;各地科研部门的人员也纷至沓来,使“地卷皮”迅速走俏,每公斤价格从几角猛涨到1~2元;随之而来的结果是:   有人成了万元户,有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命也陪上——据说,1989年到现在,就因泥石塌方死了十余人;另外,大面积的耕地被挖得千疮百孔,更加重了水土流失。近年来,政府禁止无证开采,但屡禁不止,这使得“地卷皮”铺就的一条致富路变得荆棘载途——
   C:为了逃避税务及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少采矿人总是将矿石藏匿起来,于夜深人静时运至公路旁交付外地客商;有时就连当地政府想找样品送有关部门搞科研也很困难。吴大本痛心地说,这简直是在挖国家的墙脚啊!据悉,由于“建并撤”刚结束,新建乡镇资金匮乏,人力不足,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要整顿好“地卷皮”,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我们希望马场“地卷皮”“卷”出一条大道通衢。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