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新闻纪实-贵州省大方县【转载】
评论对象: changqing | 2006/9/1 18:35:42
评论言论: 为了“隆重庆祝六一儿童节”,5月1日,村委会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发动全村捐款,给孩子们一个

欢乐的节日。全体村干部、党员、教师纷纷慷慨解囊,募集了500多元钱。孩子们排演了文艺节目,

给偏僻的山村带来了欢笑。村长高某详细地为我们描述了儿童节的“盛况”,一再说“活动搞得很

成功”。
   面对这张褪色的募捐启事,我们潸然泪下。“隆重庆祝”之类的提法,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看

看我们的电视和报纸,哪天人们不在“隆重庆祝”?而2004年6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大方

县大水乡大石村的“隆重庆祝”,不知该让多少人汗颜!为了孩子,穷人们掏出了自己可怜的积蓄

,而想到那些tan官污吏、达官贵人,成天声色犬马、挥金如土,我们怎能不感慨万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黑板很小,但粉笔很贵,所以,不需要太大的黑板,因为不需要太多的板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课桌随时都会倾覆,但孩子们早已习以为常。只有能念书,什么困难都可以不在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板随时可能坍塌,但只要能念书,这都不成问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红衣少年早已辍学,但他还是常来学校玩耍。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学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在内心驱动着他们,既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他们,使他们如此渴望知识的滋养?
   徐本禹说,正是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六年级学生在上小学的最后一课。当他们中的某个人在墙上写下“再见母校”几个字时,那该是一

种什么样的心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女孩和男孩如此惆怅的神情,让我们浮想联翩。对这里的多数学生来说,小学是他们唯一的也

是最后的学习阶段。也许几天后,这两个学生就将走进生活,担负起自己养活自己的重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为了能上学,这双脚每天都要跋涉两个小时山路。冬天大雪封山也不例外。脚的主人说,他从来没

有迟到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孩子们每天只吃两顿这样的“饭”。个别路途太远的学生,父母心疼孩子,让他们带饭上学。这个

孩子还没来得及吃完就上课了。我们特地闻了闻,“饭”已经发馊变味。下课后,这“饭”会被吃

得一粒不剩。他们从来不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何物。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过生日时能吃上一碗真正

的米饭。
   从教育部下派贵州省挂职的贵阳市委副书记高文兵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们能在六一儿

童节每人吃两个鸡蛋”。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说:“可是现在还不行。”他这样说的时候,眼角沁

出了泪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女孩在酷热的7月还穿着厚厚的衣服。这是她唯一一件衣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徐本禹多次提到,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们的眼睛。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我们特地注意观察那些孩子们的眼睛。在回来整理这些照片时,我们一次又一次受到震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