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红绿辉映长征路》之大方、黔西
评论对象: 拓夫 | 2006/10/24 14:02:17
评论言论: 二、 挑灯夜战黄家坝

  红军长征途中两次到大定(现称大方)县,足迹遍及全县30多个乡镇。在这里,红军一方面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地方革命政权、打土豪、开仓济贫,一方面迎击向黔、大、毕侵犯之敌。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在短短一个来月就进行了大小战斗十多次,精彩的黄家坝阻击战就是其中之一。

  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根椐中央指示,长征进入黔西北创建革命根据地。2月2日渡过鸭池河天险,2月6日进占大定县城,2月7日在任弼时等军团首长主持下,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任主席。次日,在大定城关召开有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会上任弼时发表讲话,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参加抗日反蒋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群众欢呼雀跃,情绪激昂!但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敌坐阵贵阳指挥官顾祝同,令其郝梦龄纵队向黔、大、毕革命根据地三大重镇之一的大定县城扑来。

  1936年2月18日,红六师在大定城接到总指挥部来电,令急进革左、黄家坝迎击郝梦龄纵队。红六师于清晨从大定出发,下午四时抵革左梁子街。此时,郝梦龄纵队已有侦察人员到了革左梁子街。我军到达时,正在吃饭的敌探子,丢下碗筷逃回黄家坝。革左梁子街群众纷纷向红军报告情况。红军很快侦察到郝梦龄部的54师、新8师已到达黄家坝老街一线。红六师按照群众提供的情况和侦察实情,兵分三路,即从革左梁子街、红岩丫口、箐脚向黄家坝进击。时近黄昏,战斗先在箐脚打响,三路红军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向敌人发起冲锋,打得敌人昏头转向。敌指挥部慌忙组织兵力,支援黄家坝受困之先头部队。到天黑时,红军歼灭了跑马坝的敌人,占领了跑马坝。敌军在刺秋树和火烟洞两地设立了第二第、三道防线。红军很快推进到刺秋树,向敌第二道防线发起猛攻。敌军拼命顽抗,阻挡了红军的进击。这时,当地群从纷纷献计献策,建议红军借助夜幕,在跑马坝、神道碑一带的树上,挂起灯笼、手电等,以迷惑敌人。说干就干,大家动手,扎灯笼、找手电、拉绳索……很快就布好了一道迷魂阵。果然,敌人集中火力向有灯亮的地方扫射。红军则兵分两路,从左右两边包抄刺秋树的敌军阵地,把敌人的阵地横切成两段。红军用一个班冲进敌人阵地,敌团长指挥机枪手向红军扫射,机智的红军战士瞬间一齐卧倒。敌团长误认为面前的红军已被打死,乘机率部冲出阵地。卧倒的红军突然一跃而起,用枪托与敌人肉搏,敌团长当场被打死,余敌死的死、逃的逃,来不及逃者被俘,一举夺下了敌人的刺秋树阵地。在冲破敌军第二道防线后,红军又在火烟洞一带狠狠地打击敌人,完成了阻击任务,撤离战场。此次阻击战,重创了郝梦龄的先头部队,致其不敢轻易冒犯。

  大方县位于毕节地区中部,原名大定县,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有91万人口,少数民族占26.5%。据史书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到此,彝族首领妥阿哲献草献粮,支持祖国统一。作为罗甸王国故地的大方,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因此,在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1935年4月和1936年1月,红九军团和红二、六军团先后来到大方,不仅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生活,还发给枪枝弹药,帮助当地群众成立“苗民自救会”和“苗族独立团”。大方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红军,成立了“迎红委员会”和“扩红委员会”,一时间,父送子,妻送郎,兄弟双双参加红军的热潮,如火如荼。椐史料记载,有位世居打鸡阆村的胡油匠,把四个儿子都送去参加了红军;新开乡农民张海青父子俩一起参加了红军;城南青年雷“大班”(给县官抬轿者称“大班”)带着妻子、双双参加了红军。黄家坝战斗打响,当红军克敌受阻时,大方人起来“挑灯夜战”,应该说是偶然之中的历史必然。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