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信息资讯区资讯分享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黄茶
评论对象: 醉人 | 2006/9/14 9:58:20
评论言论: 黄茶之三——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因采用细嫩芽叶,经闷黄工序制成,所以得名“霍山黄芽”。

霍山地处大别山的腹地,古时候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因此霍山黄芽有时也称寿州黄芽、春芽、仙芽。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的记载。在唐代,霍山黄芽已被人们认作黄茶之名品,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中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不过那个时候的霍山黄芽还是蒸青团茶,而非锅炒散茶。明朝时,霍山黄芽更是享有崇高的声誉,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黄芽被封为贡茶,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

如今,霍山黄芽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头山,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孤的乌米尖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俗称“三金一乌”。霍山黄芽的产区多位于深山区,可谓“山中山”。这里峰峦绵延,重岩叠嶂,山高林密,泉多溪长,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一水(佛子岭水库)浩淼。山中年平均温度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生态环境优越,适宜茶树的生长。

霍山黄芽的鲜叶十分细嫩,因山高地寒,一般在谷雨前的3 ~ 5天开始采摘,一共只采摘十多天。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的新鲜度好,采回的鲜叶应薄摊形式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的茶芽下午就要制作,下午采下的当晚必须制完。

黄芽的制作合程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杀青有生锅、熟锅之分,生锅为杀青,熟锅为做形,即将芽叶轻揉成雀舌形;初烘用烘笼焙,火温控制在100摄氏度左右,每烘摊放5 ~ 6锅杀青叶,烘时要勤翻匀摊,当茶叶烘至五六成干时,将二烘登工为一烘继续烘焙,约成干时下烘,摊放1 ~ 2天,以使茶叶回潮黄变;黄变后的茶叶还需再进行复烘来增进茶香,最后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制成的霍山黄芽芽叶挺直匀齐,色泽嫩黄,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冲泡后汤色黄绿清时带黄圈,香气鲜爽清高,叶底黄亮,嫩匀厚实;滋味浓厚鲜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饮后有清香满口之感。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